11月21~23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表示,长期以来,植物营养与肥料所面临的问题和工作重点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2013年后,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在施肥目标、肥料供需环境和肥料施用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肥料产业进入大调整阵痛期。
        首先,施肥目标发生变化。白由路指出,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末,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粮食安全,植物营养与肥料主要围绕作物增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13年以后,中国施肥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保证粮食安全转变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近年来,人们对后者重视程度逐渐大于前者,这就要求行业必须从植物营养代谢、营养物质循环、营养诊断、施肥模型、施肥技术及肥料工艺等多方面入手,在保证粮食安全前提下,减少肥料对环境负面影响。
        其次,肥料供需环境发生变化。白由路表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化肥年产量仅6000吨,农业生产所需养分主要由有机肥料提供,此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化学肥料基础工业建设。目前,中国除钾肥外,氮肥、磷肥和复合肥都处于严重产能过剩,化肥行业竞争几乎白热化,肥料出现了产业分散、市场混乱等局面,这就要求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定力,拒绝伪概念、分清假产品,正确引导肥料产业发展。
        再次,肥料施用方式发生变化。白由路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农业施肥方式以人工为主,上世纪90年代后逐渐开始机械施肥,2000年后,由于社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施肥技术的改进,出现了“精准施肥”“滴灌施肥”等一系列新技术。简化施肥方式成了当今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这就需要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工作者积极研究作物营养、肥料类型和施肥方式的关系。
        “针对目前肥料负面作用显现,我们要积极应对,认真评估如土壤酸化、生态退化、地力衰退、土壤污染、大气环境等与肥料施用的关系,依靠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创新与技术进步,既要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又要减少肥料用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白由路说。

 

来自: 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