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农户都发现了,从前的一些有效的杀菌剂现在却对病害防效越来越弱了,这其实是因为老百姓缺乏科学使用药的技术,滥用农药导致的现象,今后国家还需加强对抗药性这个环节的管理力度。
       目前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不同杀菌剂的作用机制、防治谱、作用方式和抗性风险和抗性机制等药剂特点,是病害防治中科学使用杀菌剂、延缓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的重要保障。化学药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具有抑菌杀菌作用的药剂,还包括一些植物免疫激活剂和植物源农药等,不同防治措施和不同类型药剂的合理协同使用对于病害防治的提质、增效和化学药剂的减量都具有意义。
       大家通常认为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如三唑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谱可能相同,但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同一类杀菌剂中的不同产品杀菌谱会有很大区别。因此,要确定一个新化合物的防治对象,一定要通过严谨的生物活性试验来确认,而不能简单类比现有同类产品的杀菌谱。同时,研究也发现,一些杀菌剂尽管化合物结构不同,但其在病原菌体内的作用靶标相同,这样的两个药剂复配使用或者轮换使用后,反而会加速抗药性的产生,影响病害防治效果,在生产上要规避这些误区。
       开展新药剂的抗性风险评估,并结合抗药性机制和作用机制等研究结果,制定田间科学的作物病害管理方案,合理地进行药剂的轮换使用和科学复配,对于指导农药企业的产品推广和延缓抗药性产生和抗性治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农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