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4月23日,共12家上市农药企业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或预报。总体看,一季度农药企业业绩整体趋好,农药行业表现出回暖迹象,10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有3家企业预计涨幅超过100%,分别是辉丰股份、红太阳和沙隆达。
      两年低迷期终结
      农药行业整体趋好
      经历两年低迷期,农药市场逐渐回暖。12家农药企业中,10家企业实现“开门红”,分别是辉丰股份、大北农、利尔化学、红太阳、沙隆达、国光股份、扬农化工、长青股份、兴发集团、中旗股份。
      据了解,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农药行业进入低迷期,产能过剩、去库存难是大多数企业共同面临的困境,农化行业需求萎靡不振。但随着终端库存下降,海外市场回暖和供及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调控下,2016年下半年,国内农药市场逐渐回暖,订单增加,需求量恢复性增长再加上愈来愈严的环保监察,原药价格不断攀升,这在各农药企业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净利润数据上体现尤为明显。
      红太阳披露,2017年1-3月公司主要产品VB3、吡啶、3-甲基吡啶、3-氰基吡啶、百草枯、敌草快、百草枯胶剂、毒死蜱等产销两旺、货紧价扬,业绩整体上浮,预计净利润1.28-1.5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7.89%-460.92%。沙隆达则表示,1-3月公司主导产品销量和销价同比去年上升,在此情况下,沙隆达第一季预计实现盈利0.55-0.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585.79%-648.13%。
      在众多业绩预增企业之外,也有少量企业预计业绩将出现下滑。其中,联化科技预计2017年1-6月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幅度下滑,但联化科技同时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源于2016年净利润中包含非经常性损益近5600万元,所以实际上,随着全球农药市场行情的回升、客户补库存周期的到来,2017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转,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变动幅度为0%-30%。
      农药需求由淡转旺
      市场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对原药制造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促使公司业绩提升的关键因素。2017年第一季度,受环保督察影响,环保装置不达标的农药企业纷纷停工停产,产能急剧下降,农药原材料和原药价格大幅上涨。其中,最明显的是草甘膦,自环保督察开启后,原本产能过剩、价格和需求都极其低迷的草甘膦开始逆转,价格不断上扬。农财网农化宝典农药报价显示,截止2017年3月,国内草甘膦价格约为2.25万元/吨,较2016年同期上涨0.5万元/吨,涨幅约为28.57%;同期,国内草铵膦价格也由11万元/吨上涨至17万元/吨,同比增长54.55%。
      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1月,中国农药价格指数(CAPI)为78.44,环比上涨5.48%,较2016年同期上涨7.83%;2月,CAPI上升至80.58,环比增长2.73%,同比增长12.25%。
      与产品价格走强同步,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有所增加,如扬农化工、利尔化学等。2017年1-3月扬农化工实现盈利35.79亿元,同比增长3.9%。对于业绩上涨原因,扬农化工表示,农药生产经营在第一季度进入旺季,市场供应和需求回暖,加上主要生产原材料烧碱、异戊二烯等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大部分杀虫剂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公司营业收入增加致毛利增加。
      利尔化学2017年第一季度获得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47.12%。利尔化学表示,由于5000吨/年草铵膦原药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技改扩能项目已全面达产,预计2017上半年公司将保持盈利状态,实现1.27-1.57亿元的盈利。
      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至5月,各地作物产区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各大作物用药需求将持续增加,而随着国内环保趋严,产能持续收缩。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表示,农药行业已经显示出景气度逐步回升迹象,农药市场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本文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