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全国盐碱地改良技术创新与推广高峰论坛暨盐碱地改良现场观摩会在吉林大安举办。来自农业农村部耕保中心及全国20多个省(区)耕保(农业、土肥)系统的代表,盐碱地改良示范大户,与技术与产品推广单位河北硅谷农科院、硅谷肥业等一起,就探寻盐碱地改良技术、机制与路径创新进行研讨交流。

      农业农村部耕保中心主任谢建华表示,要想实现好盐碱地的改良,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农科教相结合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需要产品、技术、路径与机制的创新,要积极探索创新盐碱地改良与治理新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逐步形成全国统筹、地方负责、部门支持、全民动员的新格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韩晓增教授表示,松嫩平原盐碱地水稻田的治理可采取灌水与施肥相结合的模式来进行。施用的种类、数量及时期跟土壤、水稻品种、插秧密度等因素关系密切。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李保国教授认为,我国实施农业大棚种植土壤盐渍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施肥后的盐份留在土壤,累积就造成大棚土壤板结,活土变“死土”,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大棚种植的出路必须建立排水渠。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牧业局副局长李二珍、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副站长李德忠、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太平村党支部书记窦国义等交流了各地治理盐碱耕的经验和成果。

      河北硅谷农科院院长宋福如表示,硅谷人用有机硅新材料研发了有机硅治理盐碱土壤的新产品,通过在全国多个区域与多种作物上推广试验,已经形成了产品+技术+路径的创新体系,不仅能让贫瘠的土地长出高品质农产品,还能让盐碱地恢复生机。

      与会代表还深入大安市西桐欣农场、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现场观摩了有机硅改良盐碱地技术集成千亩水稻示范田。

      会议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大安市政府主办,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大安市农业农村局承办。

本文来源:农资导报

快速联系